3)(五百五十二)由“铁三角”想到的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海卫各炮台的建造都极为坚固,所配置的火炮多为德国克虏伯式后膛巨型火炮,此外在刘公岛和日岛上还分别建造了地阱炮,“其炮以水机升降,见敌则升炮击之,可以圆转自如,四面环击。燃放之后,炮身即借弹药之座力退压水汽,复还阱中”,这种地阱炮射程远、威力极为强大,不论何种军舰,一旦被其击中,将会遭受到巨大的破坏。除了海岸炮台群外,所有配套的后勤设施如铁码头、船坞、海军医院、海军公所等也相继建成,由此构成了威海卫庞大的海军基地体系。

  李鸿章对中国海防事业的经营可以说不遗余力,在每前进一步都要受到朝廷内外这样那样的制约的他来说,能取得这样的成就,已经可以说相当了不起了。

  由于中国在满清王朝的时代,始终不能集中全力于国防事业上,结果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中国的国防体系的不健全和带有极大的缺陷。

  就拿海防力量最为强大的北洋方面来说,北洋防线自鸭绿江口起,迄于胶州湾,所包括的海域十分辽阔。沿海港湾包括青岛、烟台、威海卫、大连、旅顺、营口、山海关、北塘和大沽,都需要构筑相应的防御工事,才可以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。然而由于经费的限制,李鸿章只能择要设防,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大沽口、威海卫和旅顺口这三个地方。而在旅顺口、威海卫和大沽口的“铁三角”中,旅顺口则是最为重要的基地。

  自清末以来,是否应该在旅顺口建设一个海军港口,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。很多人主张青岛作为海军港口,位置更好。而后人每每指责李鸿章选取旅顺口是处于一己之私。实际上,李鸿章在旅顺口建立军港可以说是绝对正确的,对威海卫的建设也可以说富有远见。而之所以未在青岛也修建一个同样有大量防御工事的军港,是因为当时李鸿章主要由于经费的限制,李鸿章自己也曾无奈的说过,“胶州湾地居南北洋之中,为北来第一深水船澳,

  而李鸿章将北洋水师提督衙门设在了威海卫的刘公岛,制定了北洋水师提督半年分别驻防威海卫和旅顺口的定制,可以说用心是十分良苦的。

  中国的国防体系在李鸿章手中初步奠定,而自己现在的任务,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,使中国的国防体系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巩固。

  自己的任务,其实比起李鸿章那会儿,要艰巨得多。

  中国的海上防线,现在因为青岛和香港的丢失,已经变得不完整了,而且由于日本被英法俄德四国瓜分,中国的沿海经济达的地区直接暴露在了西方列强面前,中国的海上防线承受的压力,可以说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大。

  这其实也是他为什么不惜举借巨债也要大力加强海军的主要原因。

  精没了,周一补上,呵呵,继续求票!

  。VIP中文_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k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